环球即时:150亩基地只是劳动教育的一种打开方式
(相关资料图)
今年4月,教育部印发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,今秋开学起,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。近日,云南省宣威市西宁街道靖外明德小学连续15年“自给自足式”的劳动教育受到关注。在接受课堂教学之余,学生还参与采收玉米、土豆、辣椒以及野炊等活动,并体验花鹿、鸵鸟、鸸鹋、豪猪、珍珠鸡等动物的养殖。立足学校建设的150亩劳动教育基地,该校自给自足,上千名师生已实现三餐免费。
羡慕归羡慕,这种劳动课程离不开学校的特殊条件。据报道,靖外明德小学在2008年建校,是由当地5所农村小学撤并后成立。依托12亩校园绿化带和150亩的劳动教育基地,各年级各班每周2节劳动课。但对多数学校而言,即便是位于农村地区,也未必拥有如此大面积的土地供开展劳动教育。处于城市的中小学更是没有条件,如果执意要将劳动课搬到田间,不仅劳神费力、大费周折,效果也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程度。
一想到劳动课,很多人的脑海里就是到田野里观察农作物、采摘水果蔬菜,体验庄稼收割。其实,劳动课并不注重形式,也不一定非得“走出校园,走向农村,走进田地”。课程设置需要因地制宜,考虑到学生的年级和认知程度,结合地方特点和学校特点开展。近日,教育部在对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中指出,劳动教育主要以实践为主,全国各地情况差异较大,全国不统一使用一种教材。
涉及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,应当符合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。比如,近年来,我国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制度,垃圾分类被纳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。以此为契机,可以培养一二年级的学生依据颜色或文字提示辨别不同类型垃圾桶,知道垃圾分类投放的要求;三四年级学生以理解日常生活清洁与卫生为基本内容,理解分类投放垃圾的方法和原理;五六年级学生初步接触对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等。
可以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入手,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融入多学科知识。比如,可以教学生如何使用燃气,如何购买蔬菜,并学会自己做一道菜;再比如,教学生们制作手工竹蜻蜓、纸飞机等,在制作过程中巩固数学和物理知识,寓教于乐。
也可以结合学校的特色开展劳动教育。如果学校周边为住宅区或闹市区,可以带领学生在周边街道捡垃圾,清洁墙体广告,让学生为城市卫生作贡献;如果是寄宿制学校,可以教学生认真打扫寝室卫生,学会叠被褥,铺床单,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体会父母的辛苦;如果学校绿化面积较大,种植的花草树木种类较多,可以带领学生认识植物名称,清除杂草,为花草树木施肥浇水,让学生学会爱护植物,保护大自然。
总之,劳动教育应避免“一刀切”,更不要千人一面,互相模仿,而是要因地制宜,充分利用学校条件开展教育。反之,如果为了刻意追求形式而折腾学生,劳动课的意义难免打折扣。
李华锡 来源:中国青年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