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和楼市,遇到的是相同问题
【资料图】
正常情况下,股市和楼市是一块翘翘板,股市热闹、楼市低迷,股市低迷、楼市热闹。原因就在于,资金可以随时调转方向,投资者也可以随时做出新的选择。转向股市的资金多了,楼市自然要低迷了。转向楼市的资金多了,股市也就要低迷了。
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,股市和楼市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运行的。虽然没有表现得十分明显,不是大起大落的格局,却也基本遵循了这样的规律,从而让股市和楼市都保持了动态平衡。一定时期,还出现过双双热闹的现象,譬如股市达到6000多点时,楼市的状态也很好。那时候,居民储蓄倒是出现了比较大的下降,居民手中的钱,都流向股市和楼市了。不仅如此,企业的生产资金、建设资金、更新改造资金等,很多也转投到股市和楼市。不然,为什么在后来股市陷入低迷后,有那么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卖房产保壳、卖房产维持资金链不断裂呢?就是因为在楼市疯狂时,上市公司也都买进了大量房产。
花钱买房产,按理是不符合上市公司发展要求的,至少,对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不利。但在股市疯狂阶段,这一切都是容易被忽视的,大股东为了眼前利益,不考虑长远利益,投资者为了一时赚钱,也不会顾及企业未来怎么样。结果是,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出现了“挪用”生产资金购置房产的现象,固定资产增加了,企业发展后劲却大大降低了,最终出现了上市公司效益下降、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的严重后果。
楼市因为开发商负债买“辉煌”、买短期利益、买资产规模而埋下很大风险,当需求进入瓶颈后,负债率过高的问题也就完全暴露出来,形成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格局。于是,楼市进入持续低迷状态,开发商则个个露出了本来面目,两手一摊,把责任交给政府,把希望寄托在政策调整上。关键在于,就算政策调整,由于需求也进入调整期,年轻人对住房的需求欲望明显下降,再指望通过政策调整来刺激需求,在缺乏购房欲望的年轻人面前,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了。即便是刚性需求,也在等待房价下降,等待开发商降价。
那么,负债累累的开发商,有降价售房的能力和条件、决心和勇气吗?能找到降价与需求之间的平衡点吗?必须注意,按照目前年轻人对待住房问题的态度,政策已经激发不了他们的购房欲望,而必须再在降价上出一把力。否则,政策也会成为摆设。这就是负债扩张、负债拿地、负债建房、负债拼地价留下的恶果。楼市的低迷,是开发商作死与购房者觉悟共同带来的,除非开发商不再作死、购房者恢复购房欲望,市场才能恢复。
而对股市来说,如果不是上市公司把大量资金转向楼市、购买资产、炒作房产,甚至负债购房,而是把资金投向企业再生产,投向技术研究、产品开发、品牌培育、市场开拓,也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格局,投资者也就不会对投资股市望而却步。而股市低迷,无疑对上市公司再融资、对非上市企业上市等都会构成不利影响,形成恶性循环。
对很多上市公司来说,从资产的角度来看,还算不错。但是,由大量房产构筑起来的资产架构,又怎么能够支撑上市公司的框架,缺少现金流、没有利润、后劲不足、技术开发能力不强、产品档次低、没有品牌产品,等等,已经成为多数上市公司的标准性配置。这样的上市公司格局,不出现低迷是不可能的。
开发商没有利润支撑降价售房,居民就不会买账。因此,楼市低迷问题难解。上市公司没有核心技术和产品支撑,没有分红,没有能力回购股票,也就只能勉强维持。就算现金分红,能够吸引投资者的,也是极少。自然,投资者不会买账,股市低迷也就难解。居民购房者也好,股民投资者也罢,都已经觉悟到理性状态,不会再因为政策的调整而疯狂购房、疯狂投资,他们开始用理性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、投资行为。对开发商来说,唯有选择降价,才有可能打动购房者。对上市公司来说,也唯有分红、股票回购等,才能引起投资者关注。当然,如果能够投资新项目、展示新技术、开发出新产品,也是能够吸引投资者的。
股市和楼市,遇到的是相同的问题,解决的方法,也基本相同,那就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降低负债、增加现金流、提升产品档次、提高服务水平,从而打动股民、居民,让他们能够重拾信任、重拾信心。也只有这样,股市和楼市才能走出低迷。否则,纵然宏观环境改善,企业不争气,市场也难以真正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