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快讯 > 正文

纪念馆红色研学如何开展 全球速看料

2023-05-26 00:32:18 中国旅游报

坐落在甘肃省高台县城东南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,是很多游客到高台必去参观学习的地方。纪念馆内一件件文物、一张张图片,再现了当年西路军英勇奋战、血洒祁连的悲壮历史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从4月初开始,该纪念馆就迎来一批批红色研学团队,进入5月更是迎来一个旅游小高峰。大批中小学生团队来到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,开展现场教学。该纪念馆还与有关单位联合推出了“播撒红色火种——从南梁到高台”精品研学路线,令纪念馆研学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。

提升软硬件服务水平

在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,在纪念亭前聆听红色故事,在展馆观看红色短片了解红西路军历史……该纪念馆紧紧围绕讲好红西路军故事、传承好红色基因这一中心任务,通过策划红色活动、丰富讲解形式等,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馆内,聆听历史、缅怀先烈。其中,有不少是来自红色研学团队的客人。

近年来,该纪念馆与54家省内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红色教育基地协作关系。在常态化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,开展红色文化“七进”等活动。

“为给游客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参观学习环境,我馆按照高起点规划,高标准建设的要求,先后投入1.43亿元,以提升园区和展览馆环境。”该纪念馆副研究馆员石琳介绍。

据了解,该纪念馆在原有的展馆设施基础上,对第一展陈室进行了改造,完成了“血战高台”声光电场景提升,对消防、灯光等设施也进行了升级改造,建成了5D影院,拍摄了3D短片《血战高台》等,实施了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;修建第二陈展室、军魂广场、纪念林以及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,对园内公墓、纪念碑、纪念亭等纪念设施进行了保护修缮,完成文化长廊、园内道路等维护改造工程。

“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持续绿化、美化、亮化环境,为开展研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,打造了优美的育人环境。”石琳说。

挖掘文化做好研学产品

“老师告诉我们要纪念已经去世的亲人,也要缅怀革命先烈。”在纪念馆展厅里,小观众任佳欣将观后感写在一片“爱心”上,贴到“清明寄语”墙上。孩子们纷纷在这里写下想对英雄烈士们说的话,这面墙变得五彩缤纷,一片片粉色、黄色和蓝色的“爱心”,都是孩子们写给先烈的信。

像这样的场景在该纪念馆里时不时就会看到。这些意义深远,又温馨的活动是纪念馆精心为中小学生研学打造和推出的,让学生们能够在讲解员的讲述下,在红色文物的印证中,在体验记录中深刻了解红军西路军的历史。

该纪念馆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,结合广大青少年的接受能力、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特点,以红色教育启智润心、培根铸魂,持续丰富研学体验式教学内涵,不断开发寓教于乐的研学课程和活动。

“我们采取互动式、启发式、交流式教学,引导参观者深入思考,帮助青少年在真学真懂之上增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,增强对学习成长的责任感,让红色基因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。”石琳记得,在一次研学讲解中,来自张掖市的一名小朋友,在听讲解员讲述红色故事的时候非常专注,在参观完纪念馆的内容,即将结束这趟研学之旅的时候,他转身向英烈的雕像深深地鞠了一躬。

据了解,该纪念馆每年都会通过开展红歌快闪、开学第一课等特色社教活动,举办“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强国复兴有我”等研学活动,将红色故事讲给省内外的参观者,给他们以红色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与精神洗礼。

“我们通过行前思、行中学、行后悟等方式组织开展分众化、互动化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,让青少年在研学活动中接受红色教育,促进红色基因传承、培育,落实根本任务、帮助青少年立德树人,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。”石琳说。

讲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

作为红色故事的讲述者、红色研学内容的传播者,为将红色文化更好地让游客了解,近年来,该纪念馆的讲解员们通过互相学习、组织培训、参加比赛等方式,不断磨炼提升自己的讲解能力,像亲历者一样去讲述那段一度被尘封的故事。

“队伍刚成立时,我们的讲解词只有一种版本,在面对不同的参观群体时,就显得有点刻板和生硬。”石琳介绍,为服务好不同需求的游客,他们通过查找史籍文献、走访调研等不断丰富讲述素材,编写了多个版本的讲解词,让讲述的历史故事更为丰满、更易让参观者感同身受。

该纪念馆还积极探索推出了云课堂、云展览、云讲解、云直播、云祭扫等多种线上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,运用新媒体讲述红西路军故事、展示馆藏文物、开展网上展览、进行网络宣讲等,将纪念馆的影响力、辐射力不断放大。

“我馆制作的VR全景展,被退役军人事务部列为全国首批5个VR展示烈士纪念设施之一,点击量达64万多人次,研学共建的影响力和红色名片效应持续放大。”石琳说。

“在建设红色家园、守好红色阵地、挖掘红色资源、讲好红色故事、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中,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述和馆内多种方式的呈现,激励引导青少年爱党、爱国的情感,让红色基因、革命薪火代代传承。”石琳说。